當前位置 魚擺擺網 > 資訊 > 其他 >

                搞團購、送外賣、做電商,滴滴為什么越來越不務正業?

                  公眾號:電商頭條   作者:風清 ??2021-04-21 22:24

                當一家企業開始四處跨界,要么是因為它的錢多到沒處花了,要么就是其主營業務出問題了。

                滴滴內測“今日爆款”

                最新消息,滴滴最近正在內測首個自營電商業務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滴滴出行App當中,一個名為“今日爆款”的項目正在進行灰度測試。

                所謂“今日爆款”,不難想象,這是一個類似于拼多多“限時秒殺”、美團“團好貨”、淘寶“今日爆款”的欄目:主打低價與團購,打算用爆款產品去搶奪電商市場。

                對于線上賣貨,滴滴可以說是早就垂涎三尺。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9月,在社區團購生意爆火的檔口,滴滴“橙心優選”獨立App上線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此之前,“橙心優選”已經通過微信小程序試運營了4個多月時間。除了水果蔬菜、米面糧油、肉禽蛋奶等生鮮產品,橙心優選還覆蓋了個護清潔、美妝護膚等電商領域。

                11月,滴滴CEO程維更是在內部全員會上直接放話:“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,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!”

                當年12月,橙心優選的日均件單量迅速突破1000萬。

                作為對比,社區團購領域創業黑馬興盛優選,高峰時期的日均單量也就1200萬,而興盛優選抵達這一里程碑,用了4年時間。

                從數據來看,滴滴的社區團購生意,或許有機會通過生鮮品類逐漸向電商領域擴展,未來不說與淘寶、拼多多比肩,至少可以與美團旗下的美團優選扳扳手腕。

                然而就在滴滴打算大干一場的時候,互聯巨頭跟老百姓搶白菜生意的輿論引起了大眾強烈反感。

                一盆冷水澆下來,滴滴、拼多多、美團和阿里,全都不得不放慢了手里的動作。

                除了社區團購和自營電商,滴滴在外賣領域也曾懷有不小的野心。

                2018年3月,滴滴曾發布外賣騎手招募令,保底月薪1萬元。

                如今3年過去,滴滴國內外賣業務不見起色,但在國際市場,去年11月數據顯示,滴滴國際化出行業務日均單量為500萬,其中外賣業務就占到了15萬。

                從外賣到社區團購再到自營電商,自從吞并Uber之后,滴滴最近幾年似乎感受到了一種高處不勝寒的英雄寂寞。

                滴滴不務正業,到底為哪般?

                世界上有兩種企業。

                一種是長期只圍繞主營業務不斷深耕,比如華為,另外一種則是在主營業務之外不斷謀求跨界。

                滴滴顯然是后一種。

                為什么?

                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。

                第一,這是由滴滴的業務邊界決定的。

                與華為能夠在IT、無線電、微電子、通訊等高端技術領域擁有不斷探索的空間不同,滴滴的主營業務,說白了就是打車中介。

                門檻低、可復制性強、向上發展空間小,這就導致了哪怕滴滴已經坐穩了行業第一的位置,依舊要擔心市場上隨時可能冒出新的競爭者。

                第二,高德地圖等打車聚合軟件,正在強勢沖擊滴滴主營業務。

                在國內手機導航市場,高德地圖以33.8%的市場份額位居行業第一,月活躍用戶數超4個億,日活躍用戶則超過7000萬。

                作為對比,滴滴2019年高峰時期的日活躍用戶數也不過3000多萬。

                人們打車一般是什么流程?

                打開地圖—查詢地址—對比交通方式——打車。從地圖App直接打車,這顯然是一個非常順暢的邏輯鏈。

                另外,用戶使用高德地圖打車,可以一鍵全網叫車,經濟型、舒適型、豪華型、六座商務用車……任君隨意選擇。

                滴滴就算是行業老大,當它在高德地圖當中與飛嘀打車、中交出行、雙創打車等四五十家行業小弟同臺競技時,勝算又有多大?

                要知道,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是價格敏感型用戶,相當看中性價比,在同一個被選擇列表當中,只要其它任何一家打車企業選擇優惠補貼,滴滴就可能會一次又一次的敗下陣來。

                長此以往,用戶從滴滴出行App流向地圖導航軟件,繼而向其他打車平臺遷移,滴滴的主營業務危矣!

                滴滴做電商,或許只是虛晃一招

                對于絕大多數企業來說,它都存在一個自然生命周期:創業期、成長期、成熟期、衰退期。當企業發展到巔峰,抵達增長極限之后,它將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。

               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,2020年6月,我國網約車用戶規模為3.40億,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6400萬,較2018年同期減少了4800萬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整個行業用戶規??s水的大環境下,滴滴的業績增長也進入了瓶頸期。滴滴接下來要做的事,當然是去尋找第二條增長曲線。

                從滴滴快車到滴滴出租車、滴滴公交、禮橙專車、滴滴豪華車,再到滴滴企業版、滴滴國際業務,甚至滴滴代駕、青桔單車,這些都可以算是滴滴圍繞主營業務進行的相關多元化發展。

                從滴滴金融到布局新能源車充電網絡、發力自動駕駛,這些則是滴滴在打造更高更深的護城河。

                值得留意的是,2020年4月,滴滴提出了新三年的“0188”計劃:0重大安全事故,每天服務超過1億單,國內全出行滲透率超過8%,全球服務用戶MAU(每月用戶活躍數)超8億。

                滴滴彼時的數據是:2019年訂單量峰值為3200萬單;出行滲透率為3%;MAU為3.4億。

                很顯然,“0188”不是一個小計劃。

                為了實現1億單目標,滴滴拆分出的任務是:主戰場四輪車承擔其中的5000萬單,新戰場兩輪車和國際化分別為4000萬和1000余萬單。

                三年時間,滴滴憑什么達成以上業績?

                滴滴找到的核心策略是學習電商領域的拼多多——走低價下沉之路。

                2020年3月,滴滴旗下新品牌 “花小豬”在貴州遵義、山東臨沂試運營。這個主攻三四線城市的全新獨立品牌,扛起了滴滴搶占下沉市場用戶的大旗。

                理論上來說,人口基數龐大的三四線城市,的確有機會給滴滴帶來可觀的用戶量、訂單量,以及行業滲透率的高速增長。

                然而從目前花小豬取得的成績來看,滴滴或許低估了在下沉市場普及網約車的艱難程度。

                在風清看來,滴滴發力自營電商、布局社區團購業務,一方面是在搶占行業風口,但實質上都是為了增強用戶粘性,從而為新三年的“0188”計劃添加獲勝砝碼。

                ——END——

                版權聲明: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,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 請發送郵件至 yubaibai360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

                [?標簽:滴滴公司?]

        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        • 全部評論(0
                說點什么吧
              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性色,在线亚洲一级毛片片导航,2019亚洲最新无码在线视频,japanese毛片